首页 > 生活百科 >

投笔从戎原文及翻译

2025-10-25 07:12:29

问题描述:

投笔从戎原文及翻译,真的撑不住了,求高手支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07:12:29

投笔从戎原文及翻译】“投笔从戎”是一个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的成语,讲述的是东汉名将班超弃文从军、建功立业的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放弃文职工作,投身军旅,立志报国。

一、原文内容

>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也。其父彪,撰《汉书》,不仕,卒于官。超少有大志,不修细节,常诵《公羊春秋》。家贫,常为郡吏,以奉养父母。久之,叹曰:“丈夫处世,当效张骞立功异域,安能久事笔砚乎?”遂弃其业,投笔而叹曰:“大丈夫无它志,但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乎?”于是往诣西域。

二、翻译解释

原文 翻译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也。 班超,字仲升,是扶风平陵人。
其父彪,撰《汉书》,不仕,卒于官。 他的父亲班彪,撰写《汉书》,没有做官,死在任上。
超少有大志,不修细节,常诵《公羊春秋》。 班超年少时就有远大的志向,不拘小节,常常诵读《公羊春秋》。
家贫,常为郡吏,以奉养父母。 家境贫穷,常常担任郡里的小吏,以供养父母。
久之,叹曰:“丈夫处世,当效张骞立功异域,安能久事笔砚乎?” 时间久了,他叹息道:“男子汉活在世上,应当像张骞一样在异域建立功业,怎么能长期从事文墨之事呢?”
遂弃其业,投笔而叹曰:“大丈夫无它志,但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乎?” 于是他放弃了原来的事业,扔下笔感叹说:“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只应效仿傅介子和张骞,在异域立功,获取封侯,怎么能长期从事文墨之事呢?”
于是往诣西域。 于是他前往西域。

三、总结

“投笔从戎”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古代士人对理想与责任的追求,也展现了个人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勇气与决心。班超从一个普通文吏转变为西域英雄,正是因为他敢于突破世俗的束缚,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如何在平凡中实现非凡,也明白了“志存高远”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项目 内容
成语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
成语含义 弃文从军,立志报国
主人公 班超
故事背景 东汉时期,班超因不满文职生活,毅然投笔从军
精神内涵 勇敢追梦、志存高远、勇于改变
现代启示 面对人生选择时,应有明确的目标与坚定的决心

如需进一步扩展相关人物、历史背景或文化影响,可继续探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