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简介资料】王昌龄(约698年-756年),字少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诗三杰”,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风格雄浑、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一生仕途坎坷,官职不高,但其文学成就极高,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昌龄生平简要总结:
王昌龄出生于山西太原,早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出众。他曾在科举中高中进士,曾任汜水尉、校书郎等职,后因仕途不顺,多次被贬。晚年在安史之乱中去世,享年五十八岁。他的作品多反映边塞风光、战争生活以及个人情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王昌龄主要作品及特点:
| 作品名称 | 类型 | 主题内容 | 特点 |
| 《出塞》 | 七言绝句 | 边塞征战、思乡之情 | 意境开阔,气势磅礴 |
| 《芙蓉楼送辛渐》 | 七言绝句 | 送别友人,表达高洁志向 | 语言简练,情感深沉 |
| 《从军行》 | 乐府诗 | 描写戍边将士的生活和战斗 | 风格豪迈,富有节奏感 |
| 《闺怨》 | 五言绝句 | 女子思念远征丈夫 | 含蓄婉转,情感细腻 |
| 《长信秋词》 | 乐府诗 | 宫女的孤独与哀怨 | 借景抒情,寓意深远 |
王昌龄的历史评价:
王昌龄的诗歌在唐代就已广为流传,深受文人墨客喜爱。宋代以后,他的作品被广泛收录于各类诗选中,成为研究唐诗的重要资料。清代学者沈德潜曾评价他:“少伯诗情致深婉,音节高朗,有古乐府遗意。”他的诗风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对边塞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王昌龄的文学地位:
- 边塞诗代表人物:他的边塞诗题材广泛,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 七言绝句大师:他的七绝作品数量众多,艺术造诣极高,被后人推崇备至。
- 文学思想深刻:他不仅关注战争与边塞,也关心人生百态,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深度。
总之,王昌龄是唐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盛唐气象,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至今,他的作品仍被广泛传诵,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