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在旦夕是什么意思】“危在旦夕”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情况非常紧急,危险就在眼前,随时可能发生严重后果。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事情的紧迫性和危险性,多用于描述局势紧张、危机迫近的情境。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危在旦夕 |
| 拼音 | wēi zài dàn xī |
| 释义 | 危险就在眼前,指形势非常紧急,可能马上发生灾难或严重后果。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今者,天下之忧,非独其民,而朝廷亦危在旦夕。”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对当前局势的担忧和警惕。 |
| 近义词 | 火烧眉毛、千钧一发、岌岌可危 |
| 反义词 | 安然无恙、风平浪静、安然无事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灾难预警 | 震后余震不断,灾民的安全危在旦夕。 |
| 政治局势 | 国家政局动荡,局势已危在旦夕。 |
| 医疗急救 | 病人病情恶化,生命危在旦夕。 |
| 商业危机 | 公司资金链断裂,经营已危在旦夕。 |
三、总结
“危在旦夕”是一个极具警示意义的成语,常用于强调当前面临的危险程度极高,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更大的损失或灾难。它不仅适用于自然灾难、政治动荡,也广泛应用于医疗、商业等各个领域,提醒人们保持警觉,及时应对。
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同时也能更准确地传达出事件的紧迫性和严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