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的意思】“惟妙惟肖”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描写、模仿或表演得非常逼真,几乎和原物或原人一模一样。这个成语不仅强调了“形似”,还包含了“神似”的意味,说明不仅仅是外在的相似,更包括内在气质、神态等的精准再现。
一、成语解析
|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 惟妙惟肖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几乎与原物无异 | 出自《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楷,颊上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
二、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描述人物、事物或艺术作品的表现力。
- 常见搭配:惟妙惟肖地描绘、惟妙惟肖地模仿、惟妙惟肖的表演等。
例句:
- 这位演员把角色演得惟妙惟肖,让观众几乎分不清是戏还是现实。
- 画家笔下的动物画得惟妙惟肖,仿佛随时会动起来。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肖惟妙、形神兼备 |
| 反义词 | 呆若木鸡、死气沉沉、生搬硬套、粗制滥造 |
四、使用场景
| 场景 | 应用举例 |
| 艺术创作 | 描写人物形象时,可以用“惟妙惟肖”来形容其生动传神。 |
| 表演艺术 | 如戏剧、电影、相声等表演中,演员表现得惟妙惟肖,才能打动观众。 |
| 日常生活 | 在描述某人模仿他人时,也可以用此成语表达其模仿得非常到位。 |
五、总结
“惟妙惟肖”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强调的是对事物本质的精准捕捉与高度还原。它不仅用于文学、艺术领域,也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中,用来赞美某种表现或模仿的高水平。掌握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