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有什么药用功效】乌桕(学名:Sapium sebiferum),又称乌桕树、鸦舅木,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其果实、树皮、根皮及叶均可入药,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下面将从中医角度对乌桕的药用功效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乌桕的主要药用功效总结
乌桕在传统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主要功效包括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杀虫止痒、消肿散结等。其性味苦、辛、寒,归肝、脾经,适用于多种内外科疾病。现代研究也发现,乌桕含有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二、乌桕的药用功效一览表
| 药用部位 | 性味 | 功效 | 适用病症 | 备注 |
| 果实(乌桕子) | 苦、辛、寒 |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杀虫 | 黄疸、水肿、疥癣、寄生虫病 | 含有毒性,需谨慎使用 |
| 树皮 | 苦、寒 | 解毒、杀虫、止痒 | 疥疮、湿疹、皮肤瘙痒 | 外用为主 |
| 根皮 | 苦、寒 |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 风湿痹痛、关节疼痛 | 常用于煎汤或外洗 |
| 叶 | 苦、辛、凉 | 解毒、消肿、止血 | 外伤出血、疮疡肿毒 | 多用于外敷 |
| 油(乌桕油) | 微苦、寒 | 杀虫、润肠通便 | 肠道寄生虫、便秘 | 多用于内服或外用 |
三、注意事项
1. 毒性问题:乌桕全株有毒,尤其是果实和种子,误食可能导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2. 使用方式:乌桕多为外用或配伍使用,内服需严格遵医嘱。
3. 禁忌人群:孕妇、儿童及体质虚弱者应避免使用。
综上所述,乌桕虽具多种药用价值,但因其毒性较强,使用时需格外注意,建议在专业中医指导下合理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