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简介资料】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张乃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她以独特的文风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描写而著称,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的作品多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与情感,尤其是女性在社会中的挣扎与无奈。
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封建家庭,自幼聪慧但生活坎坷。她在哈尔滨求学期间开始接触新思想,并逐渐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30年代,她与萧军相识并结为伴侣,两人共同投身于左翼文学运动。然而,这段婚姻并未持续太久,两人最终因性格差异和生活压力分手。
萧红的作品包括《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等,其中《呼兰河传》是她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之一,通过回忆的方式描绘了东北农村的风土人情与人性的复杂。她的文字细腻、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尽管一生颠沛流离,萧红始终坚守自己的文学理想,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她短暂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她的作品却穿越时空,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张乃莹(笔名:萧红) |
| 出生日期 | 1911年6月1日 |
| 逝世日期 | 1942年1月22日 |
| 籍贯 | 黑龙江省呼兰县 |
| 职业 | 作家、文学评论家 |
| 主要作品 | 《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马伯乐》 |
| 文学风格 | 现实主义、抒情性、女性视角 |
| 代表地位 |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
| 人生经历 | 出身封建家庭,早年求学,参与左翼文学运动,与萧军结婚后分居 |
| 影响 | 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有深远影响,作品广受读者喜爱 |
萧红虽然英年早逝,但她留下的文学遗产依然熠熠生辉,成为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重要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