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与诸子登岘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上岘山时所见的景色,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兴衰、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孟浩然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原文
与诸子登岘山
我辈倦游者,飘蓬无定踪。
山形如岘首,江色似云中。
古迹今犹在,贤人去不逢。
登临无限意,欲问古人踪。
二、翻译
与诸子登岘山
我们这些厌倦漂泊的人,像飞蓬一样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归宿。
山的形状像那著名的岘山,江水的颜色仿佛浮在云中。
古时候的遗迹如今依然存在,但那些贤能之人早已离去,再难寻觅。
登上高处,心中涌起无限思绪,真想向古人询问他们的足迹。
三、(表格形式)
| 项目 | 内容 |
| 诗题 | 《与诸子登岘山》 |
| 作者 | 孟浩然(唐代) |
| 体裁 | 五言律诗 |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人生漂泊、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古代贤人的追思 |
| 主要意象 | 山、江、古迹、贤人、飘蓬 |
| 情感基调 | 感伤、怀古、沉思 |
|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景交融 |
| 诗歌结构 | 首联写景,颔联写古迹,颈联抒情,尾联收束 |
四、延伸思考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孟浩然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更体现了他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古迹今犹在,贤人去不逢”一句,道出了古今对照下的苍凉感,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这种情怀在后世文人中引发了广泛共鸣,成为咏史怀古诗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孟浩然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独特风格——既重自然之美,又含哲理之思,使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生命和历史的深沉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