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计价法如何确定本期发出存货金额和期末结存存货金额】个别计价法,又称特定辨认法,是一种根据每批存货的实际成本来确定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单价较高、种类繁多或可单独识别的存货,如汽车、珠宝、艺术品等。其核心在于“谁发出,谁计算”,即对每一批次的存货进行独立记录,并在发出时明确对应的成本。
一、个别计价法的基本原理
个别计价法要求企业对每一批购入的存货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采购时间、数量、单价及总成本。当存货被发出时,根据实际发出的批次,直接匹配相应的成本,从而计算出发出存货的金额。期末结存存货则是未发出部分的存货成本之和。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核算准确,能够真实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缺点是管理复杂,需要详细的库存记录,适用于小批量、高价值的存货管理。
二、个别计价法的计算步骤
1. 记录每批存货的入库信息:包括日期、数量、单位成本、总成本。
2. 记录每批存货的发出信息:包括日期、数量、对应的入库批次。
3. 计算发出存货成本:根据发出的存货所对应的入库批次,计算其成本。
4. 计算期末结存存货成本:将未发出的存货按批次分别计算,汇总得到期末结存成本。
三、示例说明
假设某公司采用个别计价法管理某类商品,具体数据如下:
入库批次 | 入库日期 | 数量(件) | 单位成本(元) | 总成本(元) |
A | 2024/1/5 | 100 | 50 | 5,000 |
B | 2024/2/10 | 80 | 55 | 4,400 |
C | 2024/3/15 | 70 | 60 | 4,200 |
本月共发出存货150件,其中:
- 发出A批次50件
- 发出B批次80件
- 发出C批次20件
四、计算结果表
项目 | 金额(元) |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 50×50 + 80×55 + 20×60 = 2,500 + 4,400 + 1,200 = 8,100 |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 | 剩余A批次50件 ×50 = 2,500 剩余B批次0件 剩余C批次50件 ×60 = 3,000 合计:5,500 |
五、总结
个别计价法通过精确追踪每一笔存货的来源和去向,确保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虽然操作较为繁琐,但对于高价值、易区分的存货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在使用该方法时,应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方法名称 | 优点 | 缺点 |
个别计价法 | 成本核算精确,符合实际 | 管理复杂,需详细记录 |
适用场景 | 高价值、可区分的存货 | 不适合大批量、低价值存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