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第22条怎么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婚姻家庭编对原有《婚姻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和整合。新婚姻法第22条主要涉及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法律条款之一。
该条款旨在明确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是否属于共同债务,从而保护债权人权益的同时,也保障夫妻一方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关于新婚姻法第22条的总结与解析:
一、新婚姻法第22条原文
>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二、条文解读
新婚姻法第22条的核心在于明确“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它强调了以下几点:
1. 以个人名义负债:如果一方以个人名义借款,且金额超出家庭日常所需,则原则上不视为夫妻共同债务。
2. 用途决定性质: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即使是以个人名义所借,也可能被认定为共同债务。
3. 举证责任:债权人需提供证据证明该债务确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否则不能要求另一方承担还款责任。
这条规定在实践中有效防止了“假离婚、真逃债”等现象,同时也增强了对夫妻一方合法权益的保护。
三、总结对比表
| 项目 | 原《婚姻法》相关规定 | 新《民法典》第22条内容 |
| 法律依据 | 《婚姻法》第41条 | 《民法典》第1064条(原第22条) |
| 定义 | 夫妻共同债务: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债务 | 夫妻共同债务: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双方共同意思表示 |
| 负债主体 | 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 | 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但需符合特定条件 |
| 举证责任 | 无明确规定 | 债权人需证明债务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 |
| 保护对象 | 更偏向债权人利益 | 平衡债权人与夫妻一方权益 |
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 债权人应保留相关证据:如借款合同、转账记录、共同签字等,以证明债务用于家庭共同用途。
2. 夫妻一方应注意避免“被负债”:在签署任何大额借款合同时,尽量让配偶知情并签字确认。
3. 法院审理时会综合判断:法院会结合借款金额、用途、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五、结语
新婚姻法第22条的出台,是对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的一次重要调整。它不仅明确了债务的归属,也体现了法律对家庭关系的尊重与保护。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了解这一条款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借贷行为中更加谨慎、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