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舞干戚】“刑天舞干戚”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原文为:“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勇猛不屈的神话人物——刑天,在被黄帝斩首后仍不屈服,用乳头作眼睛、肚脐作嘴巴,手持干戚(古代兵器)继续战斗的故事。
刑天的形象象征着一种无畏、坚韧、永不言败的精神。他虽失去生命,却依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表现出对命运的抗争和对尊严的坚持。这种精神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一、
刑天是《山海经》中一位极具个性的神话人物,代表了不屈不挠的精神。他的故事虽然简短,但寓意深刻,体现了古人对英雄主义的理解与推崇。刑天虽死犹战,展现出一种超越生死的意志力,成为中国文化中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象征。
二、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山海经·海外西经》 |
| 人物 | 刑天 |
| 故事背景 | 与黄帝争夺神权,被斩首 |
| 身体特征 | 乳为目,脐为口 |
| 武器 | 干戚(古代兵器) |
| 精神象征 | 不屈不挠、英勇无畏 |
| 文化意义 | 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象征 |
| 后世影响 | 激励文人志士,常见于诗词、绘画中 |
结语:
“刑天舞干戚”不仅是一个神话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以刑天为榜样,面对困境不退缩,勇敢前行。这种精神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面对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与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