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无犬子出自什么典故】“虎父无犬子”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有才能或有成就的父亲,其子女也不会平庸。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家庭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也反映了人们对优秀基因和家风传承的重视。
一、出处与典故
“虎父无犬子”最早见于《三国志·蜀书·马良传》中的记载:
> “亮曰:‘今天下未定,而贤才不至,岂非君之责乎?’良对曰:‘臣闻虎生兽,凤生鸟,圣人所生,必有异人。’”
不过,这段话并非直接使用“虎父无犬子”这一说法,而是通过比喻表达“有德之人,其子孙亦不凡”的思想。
后来,在《世说新语·方正》中也有类似表述:
> “王导谓谢安曰:‘虎父无犬子。’”
这被认为是“虎父无犬子”最早的直接引用。此语原意是说,老虎的儿子不会是狗,比喻父亲有威望、有本事,儿子也不会差。
二、含义与用法
“虎父无犬子”强调的是家族的影响力和传承性,既可用于赞扬一个人的出身优越,也可用于鼓励后辈努力进取,继承父辈的优良传统。
三、总结与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虎父无犬子 |
| 出处 | 《世说新语·方正》(最早引用) |
| 原文出处 | “王导谓谢安曰:‘虎父无犬子。’” |
| 含义 | 父亲有才能,儿子也不平凡;比喻家庭影响深远 |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或激励,强调家风传承 |
| 相关典故 |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中也有类似思想表达 |
| 文化意义 | 强调家庭教育、血缘关系与个人成就之间的联系 |
四、结语
“虎父无犬子”虽源于古代典籍,但其内涵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家庭不仅是情感的港湾,更是价值观和能力传承的重要载体。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应从中汲取力量,不断追求卓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