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阅读不仅是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丰富教学灵感、增强教育情怀的有效方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常常会抽出时间阅读一些与教育相关的书籍,从中汲取智慧,反思自身,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以下是我近期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希望能与同行分享交流。
1.《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 著
>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 ——这句话让我深刻意识到,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节奏,作为老师,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摘录:
“儿童的学习动机往往来源于兴趣和成就感。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积极反馈,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 “教师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 ——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教师的关爱不仅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形成良好的人格。
摘录:
“教育的艺术在于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被重视、被理解。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愿意去学习、去成长。”
3.《班主任工作艺术》—— 李镇西
> “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能急于求成。”
> ——这句话让我明白,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学生努力的结果,值得我们用心去发现和鼓励。
摘录:
“好的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更要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要用行动去影响,而不是用命令去控制。”
4.《儿童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 “孩子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
>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行为问题其实源于内心的情绪波动。了解儿童心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判断和应对问题。
摘录: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观察,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
5.《教学勇气》—— 帕克·帕尔默
> “真正的教育发生在师生之间真实的关系中。”
> ——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与学生的每一次互动。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碰撞。
摘录:
“教师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脆弱与不完美,因为正是这些真实的自我,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结语:
读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修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会继续坚持阅读,不断充实自己,提升教育智慧。希望这些读书笔记能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也愿我们都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