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简介资料】玄奘大师,唐代著名高僧、翻译家、旅行家,中国佛教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以西行取经的壮举闻名于世,不仅将大量印度佛经带回中土,还对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生平经历和精神追求,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一、玄奘大师简介
玄奘(602年-664年),俗姓陈,名祎,洛州偃师(今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早年出家为僧,法号“玄奘”。他精通佛典,深感当时中土佛教经典译本不全,遂立志前往印度求取真经。
公元629年,玄奘独自踏上西行之路,历经艰险,穿越沙漠、雪山,最终到达印度,进入当时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拜入著名高僧戒贤门下,潜心研习佛法。他在印度游学多年,遍访各地,最终于公元645年返回长安,带回大量梵文佛经,并开始系统翻译。
玄奘大师不仅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精通梵文、汉语,翻译风格严谨,注重准确传达原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玄奘大师主要事迹与贡献
| 项目 | 内容 |
| 出生年份 | 公元602年 |
| 去世年份 | 公元664年 |
| 原名 | 陈祎 |
| 法号 | 玄奘 |
| 出生地 | 洛州偃师(今河南偃师) |
| 西行时间 | 公元629年-645年 |
| 主要目的地 | 印度(那烂陀寺等) |
| 带回佛经数量 | 约657部 |
| 翻译佛经数量 | 约133部,共588卷 |
| 翻译风格 | 严谨、忠实原意 |
| 代表译作 | 《大般若经》《心经》《成唯识论》等 |
| 重要贡献 | 促进佛教经典传播,推动佛教本土化 |
| 后世评价 | 佛教史上杰出人物,被誉为“东方圣人” |
三、玄奘大师的精神影响
玄奘大师一生致力于追求真理、弘扬佛法,其精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坚定信念:面对艰难险阻,依然坚持初心,体现了非凡的毅力。
- 求知精神:不满足于现状,勇于探索未知,追求真理。
- 文化融合:通过翻译和教学,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宗教信仰:以虔诚之心践行佛法,成为后世修行者的楷模。
四、结语
玄奘大师的一生是奉献与智慧的象征,他的西行取经不仅是个人的修行之旅,更是中华文明与外来文化交融的重要见证。他的翻译成果至今仍在佛教界广泛流传,影响深远。玄奘大师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追求知识与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