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何不食肉糜前一句

2025-11-21 15:42:02

问题描述:

何不食肉糜前一句,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1 15:42:02

何不食肉糜前一句】“何不食肉糜”是一句出自古代典故的成语,常被用来讽刺那些不了解民间疾苦、脱离实际的人。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完整出处,甚至不知道它原本的前一句是什么。本文将通过总结与表格的形式,带你了解这句成语的来历和完整语境。

一、

“何不食肉糜”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文是:“人不食肉糜,则不能以有粟。”意思是说,如果百姓没有粮食吃,就无法维持生活。后来这句话被简化为“何不食肉糜”,并逐渐演变成一种讽刺意味极强的表达,意指对现实问题的无知或冷漠。

不过,在历史文献中,“何不食肉糜”并非单独出现,而是有其前一句作为背景。这句话的完整出处是:

> “人不食肉糜,则不能以有粟。”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人们连肉糜都吃不上,那就更不可能有粮食了。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也揭示了统治者对民生疾苦的漠视。

二、相关资料表格

项目 内容说明
成语名称 何不食肉糜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
原文 “人不食肉糜,则不能以有粟。”
含义 原意指百姓无粮可食,后引申为对现实问题的无知或冷漠。
现代用法 常用于讽刺某些人脱离实际、不了解民众疾苦。
语境变化 从原意的民生关怀,转变为带有讽刺意味的表达。

三、结语

“何不食肉糜”虽然在现代常被用作讽刺,但它最初的含义却饱含对民生的关注。了解它的完整出处,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这句成语的历史背景,也能让我们在使用时更加谨慎和尊重其原始意义。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何不食肉糜”的真正来源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