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虎谋皮的意思】“与虎谋皮”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意是向老虎讨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企图取得好处,结果只能自取灭亡或遭到更大的损失。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不自量力、企图从强权或恶势力中谋取利益的人。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与虎谋皮 |
| 拼音 | yǔ hǔ móu pí |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与虎谋皮,不可得也。” |
| 释义 | 向老虎讨要皮,比喻与恶人打交道,企图谋利,结果必遭失败。 |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的愚蠢或自不量力。 |
| 近义词 | 与狼谋皮、自投罗网、引火烧身 |
| 反义词 | 与人为善、明哲保身、审时度势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职场中:某员工试图向公司高层提出不合理要求,被上司严厉批评,同事调侃他“与虎谋皮”,意思是他在自找麻烦。
2. 商业谈判:一个企业想和竞争对手合作,但对方态度强硬,结果不仅没有得到好处,还失去了市场机会,被人说“与虎谋皮”。
3. 人际关系:有人试图通过拉拢有不良背景的人来获取利益,结果反而被牵连,大家认为他是“与虎谋皮”。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与虎谋皮”不仅是对行为的讽刺,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智与愚”的思考。古人强调“知进退,明是非”,在面对强权或恶势力时,应保持清醒头脑,避免盲目冒险。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慎言慎行”的处世哲学。
四、总结
“与虎谋皮”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提醒人们在处理复杂关系时要谨慎行事,不要幻想从危险或不正当的环境中获得利益。它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警示,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深刻反思。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识人辨势,才是真正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