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咄咄的基础解释

2025-08-19 11:33:13

问题描述:

咄咄的基础解释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9 11:33:13

咄咄的基础解释】“咄咄”是一个汉语词语,常见于书面语中,常用于形容人说话或行为时的气势、态度等。它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但总体上带有较强的语气色彩。以下是对“咄咄”的基础解释总结。

一、基础解释总结

项目 内容
词性 形容词/副词(多作副词使用)
读音 duō duō
本义 表示急促、紧迫、气势逼人的样子
引申义 常用来形容人说话或行为时态度强硬、咄咄逼人
常见用法 “咄咄逼人”、“咄咄怪事”等固定搭配
感情色彩 多为贬义,表示一种强势、压迫感强的态度
出处 出自古代文献,如《世说新语》等

二、具体解释与用法分析

1. 本义:急促、紧迫

- 在古代,“咄咄”常用来形容声音急促、节奏快,如“咄咄逼人”中的“咄咄”,原意是声音急促,后引申为态度强硬。

2. 引申义:咄咄逼人

- 这是“咄咄”最常见的用法之一,指人说话或行为时态度强硬、气势汹汹,让人感到压力。

- 例句:他说话咄咄逼人,让人难以接受。

3. “咄咄怪事”

- 表示令人惊讶、难以理解的事情,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 例句:这种咄咄怪事居然发生在我们身边。

4. 情感色彩

- “咄咄”本身并不带有明确的情感色彩,但在实际使用中多用于贬义,尤其是“咄咄逼人”这一搭配,常带有批评或指责的意味。

5. 文化背景

- 在古代文学和典故中,“咄咄”常用于描写人物性格或对话场景,体现一种紧张、冲突的氛围。

三、与其他近义词对比

词语 含义 与“咄咄”的区别
咄咄逼人 态度强硬,让人感到压力 强调“逼人”的效果
气势汹汹 气势强大,情绪激动 更强调“气势”而非“语气”
粗暴无礼 行为粗鲁,不讲礼貌 更强调行为方式
骄横跋扈 自高自大,蛮横霸道 更强调“权力”和“地位”

四、结语

“咄咄”作为一个汉语词汇,虽然字面简单,但在实际使用中具有丰富的语义和情感色彩。尤其是在现代口语和书面语中,“咄咄”常与“逼人”连用,形成“咄咄逼人”这一固定搭配,成为表达强势态度的重要表达方式。了解其基础解释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