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文言文翻译】《大鼠》是一篇出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短篇故事。文章通过一个关于老鼠的寓言,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
一、
《大鼠》讲述了一个书生在夜间读书时,发现一只老鼠在书页间穿行。起初,书生并未在意,但后来发现这只老鼠竟然能说话,并自称是“大鼠”,并以智慧和口才与书生交谈。然而,随着对话的深入,书生逐渐意识到这只“大鼠”并非善类,它言语中暗含欺诈,行为也充满狡诈。最终,书生识破其真面目,将其驱逐。
这篇文章表面上写的是人与鼠的对话,实则借鼠喻人,讽刺那些外表温顺、内心险恶的人,警示人们不要被表面的谦恭所迷惑。
二、文言文与白话文对照表
文言文 | 白话文 |
有书生夜读,忽见一鼠出。 | 有一个书生在夜里读书,忽然看见一只老鼠出来。 |
鼠曰:“吾乃大鼠也。” | 老鼠说:“我是一只大老鼠。” |
生曰:“汝何为?” | 书生问:“你为什么在这里?” |
鼠曰:“吾闻君好学,特来请教。” | 老鼠说:“我听说你爱好学习,特意来请教。” |
生喜,与之语。 | 书生高兴,便和它交谈。 |
鼠言辞甚巧,词理通达。 | 老鼠言辞巧妙,道理通顺。 |
生曰:“汝非鼠也,必人也。” | 书生说:“你不是老鼠,一定是人。” |
鼠笑曰:“人亦鼠耳。” | 老鼠笑着说:“人也是老鼠罢了。” |
生惊,欲逐之。 | 书生惊讶,想要赶走它。 |
鼠曰:“吾无害于君,愿与君共处。” | 老鼠说:“我没有伤害你,愿意和你一起住。” |
生不听,逐之。 | 书生不听,把它赶走了。 |
三、文章寓意
《大鼠》虽篇幅简短,却寓意深刻。通过老鼠这一形象,作者揭示了人性中虚伪、贪婪的一面。文章提醒人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善于观察、明辨是非,不可轻信表面的友善与谦恭。
同时,文中“人亦鼠耳”一句,更是点睛之笔,直指人心,令人深思。
四、结语
《大鼠》作为《聊斋志异》中的一篇,不仅语言精炼、情节生动,更富有哲理与讽刺意味。它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也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学会辨别真假,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