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作文题】2013年,全国多地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公布,各省市根据自身特色和教育理念,设置了不同风格的作文题目。这些题目不仅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注重对学生思维深度、语言表达和社会认知的综合考察。以下是对2013年部分省市高考作文题目的总结与分析。
一、作文题汇总(部分省市)
省份 | 作文题目 | 题目类型 | 考查重点 |
北京 | “北京的规矩” | 命题作文 | 文化传承、地域特色 |
上海 | “更重要的事” | 材料作文 | 价值观判断、人生选择 |
广东 | “胶片与数码” | 材料作文 | 科技与人文、传统与现代 |
山东 | “忧与爱” | 命题作文 | 情感体验、家庭关系 |
江苏 | “什么是不朽” | 命题作文 | 哲学思考、精神价值 |
四川 |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 材料作文 | 生活态度、心理调节 |
浙江 | “三句话看人” | 材料作文 | 人物描写、观察力 |
湖南 | “最美乡村教师” | 命题作文 | 社会正能量、榜样力量 |
二、作文题特点分析
1. 命题作文为主,材料作文为辅
多数省份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如北京的“北京的规矩”、山东的“忧与爱”,这类题目直接给出题目,学生需围绕主题展开论述。而上海、四川等省份则采用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后提炼观点进行写作,更强调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
2. 关注社会热点与人文情怀
如广东的“胶片与数码”反映了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湖南的“最美乡村教师”则关注基层教育工作者,体现了对社会正能量的弘扬。
3. 注重哲理思考与情感表达
江苏的“什么是不朽”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山东的“忧与爱”则让学生从亲情角度出发,表达对家庭、人生的感悟。
4. 语言表达要求较高
无论是命题还是材料作文,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够准确表达思想,结构清晰,论点明确。
三、写作建议
- 审题准确: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保立意不跑题。
- 结构合理:开头引入,中间论证,结尾升华,层次分明。
- 内容充实: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 语言生动: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四、总结
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既考验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引导他们关注社会、思考人生。通过认真审题、深入思考和合理表达,考生可以在作文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与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