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望相关成语是什么】在汉语中,与“德”和“望”相关的成语,往往用来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声望卓著。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也常用于赞美或评价有德之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德望”相关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了简要总结。
一、常见德望相关成语总结
成语 | 含义 | 出处/用法 |
德高望重 | 品德高尚,声望很高,多指年长或地位高的人 | 《汉书·董仲舒传》:“夫不德而有功者,君子之所贵也。” |
名德 | 指有德行的人,或名声与德行并重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其子必有大名,可使为政。” |
德隆望尊 | 德行深厚,声望极高 | 《后汉书·王符传》:“德隆望尊,人所敬仰。” |
德才兼备 | 既有好的品德,又有才能 | 《资治通鉴·唐纪》:“德才兼备,方为良相。” |
望重一时 | 声望极高,在某一时期非常受人尊敬 | 《宋史·范仲淹传》:“望重一时,天下仰之。” |
高风亮节 | 形容人品格高尚,操守坚定 | 《晋书·陶侃传》:“高风亮节,世之楷模。” |
德艺双馨 | 指人的道德和技艺都很好 | 多用于艺术家或学者 |
声望卓著 | 声誉和威望都非常突出 | 常用于形容政治家、学者等 |
二、总结
“德望”相关成语,多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道德和声望上的卓越表现。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也反映了古人对“德”与“望”的高度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成语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与赞赏。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交流中,“德望”类成语都能起到提升语言层次、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了解并恰当运用这些成语,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的道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