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命肆农耕原文及翻译】一、
《相命肆农耕》是一篇古代农事诗文,主要描述了古代农民在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农耕活动的场景。文章通过描绘农夫们按照节气安排劳作、辛勤耕种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
本文不仅展现了古代农业社会的生活风貌,也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其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现实意义。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相命肆农耕,春日载阳。 | 观察天时开始农耕,春日阳光明媚。 | 
| 乃命庶民,具兹农器。 | 命令百姓准备农具。 | 
| 既修我耜,乃求我田。 | 修理好锄头,开始寻找田地。 | 
|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 春天漫长,采摘白蒿成群。 | 
|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 女子心中悲伤,恐怕要和公子一同回去。 |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七月火星西沉,九月缝制冬衣。 | 
|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 一月寒风呼啸,二月寒冷刺骨。 | 
|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 没有衣服和粗布,怎能度过一年? | 
|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 三月开始修整农具,四月开始下地耕种。 | 
|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 和妻子儿女一起,送饭到南边田地。 | 
三、总结分析
《相命肆农耕》不仅是一篇描写农事活动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现古代农村生活的画卷。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依赖,同时也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勤劳与坚韧。
通过这篇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持劳作的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此外,文中所体现的“顺天应时”的思想,也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文本的历史背景或文化内涵,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