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邻为壑是什么意思】“以邻为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夫国君,以邻为壑者也。”原意是指把邻国当作泄洪的沟壑,比喻把灾祸转嫁给别人。现在多用来形容国家或个人为了自身利益,不顾他人安危,将问题或困难推给邻国或他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以邻为壑 |
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下》 |
拼音 | yǐ lín wéi hè |
字面意思 | 把邻国当作沟壑,引水灌入 |
引申义 | 将问题或灾难转嫁给他人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国家政策或个人行为 |
褒贬色彩 | 贬义词 |
二、使用示例
1. 国际关系中:
“某些国家在经济危机时,通过汇率操纵将风险转嫁给邻国,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以邻为壑’。”
2. 企业行为中:
“一些大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将污染转移到周边地区,这其实是‘以邻为壑’的表现。”
3. 个人行为中:
“他总是把责任推给同事,从不自省,简直是以邻为壑。”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诿过于人、嫁祸于人、损人利己 |
反义词 | 与人为善、互利共赢、助人为乐 |
四、总结
“以邻为壑”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对现实生活中一种自私行为的形象描述。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应有责任感和合作精神,而不是一味地将问题转嫁给他人。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追求共赢,避免“以邻为壑”的短视行为。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文化背景,可继续查阅《孟子》原文或其他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