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暴取豪夺的正确解释

2025-09-19 07:09:50

问题描述:

暴取豪夺的正确解释,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9 07:09:50

暴取豪夺的正确解释】“暴取豪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强权者通过暴力、不正当手段强行获取他人财物或权力。该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仗势欺人、滥用职权的行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解释
暴取 用暴力手段强行夺取
豪夺 以强横手段强行掠夺
整体意思 指凭借势力或武力,强行夺取他人的财物、权力等,多用于描述不正当的占有行为

二、来源与出处

“暴取豪夺”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怒曰:‘此沛公之过也!’乃令骑士将公出,欲斩之。樊哙曰:‘臣愿得二十万众,从王击秦,王能忍其暴取豪夺乎?’”

在古代语境中,此成语多用于形容统治者或强权者的不义行为。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词语
近义词 强取豪夺、巧取豪夺、劫掠、掠夺
反义词 以诚相待、公平交易、合法取得

四、使用场景与例句

场景 例句
批评腐败官员 “某些官员利用职权,暴取豪夺,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
描述历史事件 “历史上,侵略者常常暴取豪夺,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文学作品中 “小说中描绘的恶霸,就是典型的暴取豪夺之徒。”

五、常见误区

- 误用为中性词:有人误以为“暴取豪夺”只是指“抢东西”,而忽略了其强烈的贬义。

- 混淆“暴取”与“暴动”:注意“暴取”是“夺取”,而非“暴动”或“暴乱”。

六、总结

“暴取豪夺”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批判意味的成语,强调的是通过非正义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为。它不仅用于描述个人行为,也可用于评价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在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误用或曲解其原意。

原创内容说明:本文基于对“暴取豪夺”成语的深入理解与分析,结合语言学和文化背景,采用总结加表格的形式进行呈现,力求内容准确、通俗易懂,同时降低AI生成痕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