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的耻是什么意思】“不耻下问”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后来在《论语·子张》中提到:“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文子之所以被称为“文”,是因为他聪明好学,而且不以向地位或学识低于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一、词语解析
成语 | 不耻下问 |
出处 | 《论语·子张》 |
字面意思 | 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学问浅的人请教为羞耻 |
引申意义 | 表示一个人虚心好学、谦逊求教的态度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赞扬他人或自我勉励时,强调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
二、“耻”的具体含义
在“不耻下问”中,“耻”字并不是指“羞耻”或“丢脸”,而是指“以……为耻”。也就是说,这个人并不把向别人请教当作一件值得羞愧的事情,反而认为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学习态度。
- “耻”在古汉语中的常见用法:
- 作为动词,表示“以……为耻”
- 如“耻于言”即“以说话为耻”
三、理解与应用
“不耻下问”强调的是学习者应具备开放的心态,不应因为对方身份、地位或学识较低而拒绝请教。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知识更新迅速、信息共享便捷的时代,善于学习、乐于请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含义 | 不以向地位或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
“耻”的意思 | 以……为耻(动词用法) |
出处 | 《论语·子张》 |
现代意义 | 鼓励虚心好学、不骄不躁的学习态度 |
使用建议 | 适用于称赞他人谦虚求学,也可用于自我激励 |
通过了解“不耻下问”的真正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用法,也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