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别亦难古诗赏析】《别亦难》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深情婉转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此诗虽未署名,但因其风格与李商隐的无题诗极为相似,故常被归入其作品之中。全诗语言含蓄,情感真挚,体现了李商隐诗歌中常见的缠绵悱恻之风。
一、
《别亦难》全诗如下: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以“相见时难别亦难”开篇,点明了离别之苦。接着描写春天的衰败景象,暗示情感的消逝。后四句则通过比喻和想象,抒发了对所爱之人深切的思念与牵挂。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诗文解析表
句子 | 解析 | 情感表达 |
相见时难别亦难 | 相见的机会难得,分别更难,表达了对相聚的珍惜与离别的痛苦 | 悲伤、无奈 |
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风已无力,百花凋零,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正在消逝 | 感伤、哀愁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春蚕吐丝至死才停止,比喻爱情至死不渝 | 坚贞、执着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蜡烛燃尽才停止流泪,象征为爱付出直至生命尽头 | 深情、奉献 |
晓镜但愁云鬓改 | 清晨照镜时担心容颜衰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 悲凉、惆怅 |
夜吟应觉月光寒 | 夜晚独自吟诗,感受到月光的寒冷,象征孤独与思念 | 孤寂、凄清 |
蓬山此去无多路 | 蓬莱仙山距离不远,比喻心上人虽远却仍可相见 | 希望、期待 |
青鸟殷勤为探看 | 青鸟频繁地探望,象征希望与联系 | 温暖、寄托 |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东风”、“百花”、“春蚕”、“蜡炬”等自然意象,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
2. 情感真挚:全诗情感层层递进,从相见之难到离别之痛,再到相思之苦,情感真挚动人。
3. 语言凝练:诗句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千古名句。
4. 象征手法:通过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来寄托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四、结语
《别亦难》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抒情诗,不仅展现了李商隐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诗中蕴含的情感细腻而深远,令人回味无穷。无论是对古典文学爱好者,还是对情感表达有共鸣的读者,都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