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苦与共出处于哪里】“甘苦与共”是一句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在顺境与逆境中共同承担、同甘共苦的关系。它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责任感,常见于友情、爱情或团队合作中。那么,“甘苦与共”这一成语究竟出自何处?下面将从出处、含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成语出处
“甘苦与共”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如其不敬,君子之责也,岂独在君?甘苦与共,义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国君能以德行安抚诸侯,谁还敢不服从?如果不敬重他人,这是君子的责任,不只是国君的事。甘苦与共,是道义所在。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甘苦与共”在后世被广泛使用,其更早的来源可能来自《战国策》或《论语》等经典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
二、成语含义
“甘苦与共”字面意思是“甜美的和苦涩的都一起承受”,引申为:
- 在顺利时共享喜悦,在困难时共同承担。
- 形容彼此之间有深厚的感情和信任。
- 常用于描述夫妻、朋友、战友、同事之间的关系。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使用示例 |
友情 | 他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甘苦与共,从未分开过。 |
爱情 | 他们结婚多年,始终甘苦与共,相濡以沫。 |
团队合作 | 公司上下甘苦与共,最终战胜了困难。 |
战友之情 | 战场上生死与共,甘苦与共的战友情最珍贵。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甘苦与共”的异同 |
同甘共苦 | 共享欢乐,共担苦难 | 与“甘苦与共”意义相近,但更强调“苦” |
相濡以沫 | 在困境中互相扶持 | 更强调艰难环境下的相互帮助 |
心心相印 | 心意相通,感情深厚 | 强调心灵上的契合,不涉及具体行动 |
五、总结
“甘苦与共”源于古代典籍,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在顺境与逆境中共同承担、互相信任的情感纽带。它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行为准则,适用于多种人际关系中。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能体现出这种深厚的情谊。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甘苦与共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含义 | 共享甘甜,共担苦涩,形容深厚情谊 |
使用场景 | 友情、爱情、团队、战友等 |
相关成语 | 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心心相印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甘苦与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