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成语我见犹怜的典故

2025-09-30 17:34:09

问题描述:

成语我见犹怜的典故,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17:34:09

成语我见犹怜的典故】“我见犹怜”是一个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极其可爱、令人喜爱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强烈的喜爱之情,还带有一种怜惜之意。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一、成语出处与典故

“我见犹怜”最早出自《世说新语·惑溺》。原文如下:

> “王安丰妇常以卧内事告之,安丰曰:‘吾见汝亦如见妇。’”

后人根据这段话引申出“我见犹怜”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容貌美丽、举止动人,即使是旁观者也会心生爱慕与怜惜之情。

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我见犹怜”多用于描写女子美貌动人、令人心动不已的情景,也常用于形容某些事物因其独特之处而令人感动、难以忘怀。

二、成语释义

词语 含义
我见 我看到
还是
怜惜、喜爱

整体含义:我看到(某人/某物)也感到怜惜、喜爱。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使用场景 示例句子
形容女子美貌 她那双眼睛清澈动人,真是我见犹怜。
表达对某物的喜爱 这幅画色彩斑斓,我见犹怜,舍不得放下。
描述感人情景 那只小猫蜷缩在角落,我见犹怜,忍不住抱起它。

四、成语演变与文化影响

“我见犹怜”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于描写女性形象,强调其外貌与气质的双重魅力。随着时代发展,该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再局限于女性,也可以用于描述动物、艺术品等。

在现代汉语中,“我见犹怜”已成为一种表达强烈喜爱和怜惜情感的常用表达方式,常见于文学作品、影视剧本以及日常交流中。

五、总结

内容 说明
成语来源 《世说新语·惑溺》
典故背景 形容人或事物因美好而令人怜惜
含义 我看到也感到怜惜、喜爱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美貌、可爱或感人的事物
文化意义 反映古人对美的欣赏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通过了解“我见犹怜”的典故与用法,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也能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它,表达对他人的欣赏与情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