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而小天下原文】一、
“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是古代儒家思想中极具代表性的句子之一。这句话的本意是:登上泰山,看到的是广阔无边的天地,从而觉得天下在自己眼中变得渺小。它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站得高,看得远;心胸开阔,才能包容万物。
该句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也反映了古人通过自然景观来感悟人生境界的思想方式。在后世文学和文化中,“登泰山而小天下”常被用来形容人志向远大、胸怀宽广,具有高远的目光和博大的胸襟。
二、原文与解析
项目 | 内容 |
原文 |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 |
作者 |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 |
原意 | 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很小;登上泰山,觉得天下也很小。 |
含义 | 表达一种视野开阔、心境高远的精神境界。 |
文化意义 | 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常用语,象征胸怀天下、志向远大。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形容人目光长远、格局宏大,或描述登山后的壮阔感受。 |
三、延伸理解
“登泰山而小天下”不仅仅是地理上的登高望远,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它强调了人的认知层次与眼界的关系。只有站在更高的位置,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从而对世界有更全面的理解。
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理念同样适用。无论是个人成长、事业发展,还是社会参与,都需要我们不断“登高”,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高度,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
四、结语
“登泰山而小天下”虽寥寥数语,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生智慧。它不仅是古代士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现代人面对挑战时应有的心态与格局。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攀登,不断超越,以更开阔的眼界迎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