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国帑是什么意思

2025-10-04 05:22:03

问题描述:

国帑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人理理我?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4 05:22:03

国帑是什么意思】“国帑”一词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常用于指国家的财政或国库。它不仅涉及国家的经济资源,还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密切相关。以下是对“国帑”含义的详细解析,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国帑的含义

“国帑”一词源于古代官制和财政制度,其字面意思是“国家的货币或财富”。具体来说:

- “国”:指国家、朝廷。

- “帑”:原意为“钱库”,后引申为“国库”或“国家的财政”。

因此,“国帑”可理解为国家的财政储备、国库资金,也常用来代指国家的经济实力或财政状况。

二、国帑的使用背景

1. 古代官场用语

在古代,官员在奏报财政情况时,常用“动用国帑”来说明动用了国家资金,强调其重要性与谨慎性。

2. 历史文献中的引用

如《明史》《清史稿》等正史中,常出现“国帑充盈”“国帑空虚”等表述,反映国家财政状况的好坏。

3.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在诗词或小说中,“国帑”有时也象征国家的强盛或衰败,如“国帑不足,民不聊生”。

三、国帑与现代财政的关系

虽然“国帑”是古代词汇,但在现代语境中,可以类比为“国家财政”或“国库收入”。现代国家的财政体系包括税收、国债、国有资产收益等,这些都属于国家财政的一部分,与“国帑”的概念有相似之处。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内容
中文名称 国帑
含义 国家的财政、国库资金
来源 古代官制与财政术语
使用背景 官员奏报、历史文献、文学作品
现代类比 国家财政、国库收入
象征意义 国家经济实力、财政状况
常见表达 动用国帑、国帑充盈、国帑空虚

五、结语

“国帑”虽是古代词汇,但其背后所体现的国家财政观念,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了解“国帑”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也为现代财政管理提供一定的历史参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