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疲力尽什么意思】“精疲力尽”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极度疲劳、精力耗尽的状态。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在长时间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后,感到身心俱疲,无法继续工作或活动。
一、成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解释 | 出处 | 用法 |
精疲力尽 | jīng pí lì jìn | 精神和体力都极度疲劳,毫无力气 | 《三国演义》 | 多用于书面语或口语中,表示极度疲惫 |
二、含义总结
“精疲力尽”主要表达的是:
- 身体上的极度疲劳:如长时间劳动、运动、熬夜等导致的身体疲惫。
- 精神上的极度消耗:如压力大、情绪紧张、过度思考等造成的精神疲惫。
- 无法继续坚持:在极度疲惫的情况下,人往往难以再继续做任何事情。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经历高强度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后的状态,带有较强的主观感受色彩。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工作后 | 他连续加班三天,回家时已经精疲力尽。 |
学习后 | 考试结束后,同学们都显得精疲力尽。 |
运动后 | 长跑比赛结束后,他瘫坐在地上,精疲力尽。 |
情绪困扰后 | 经过一天的争吵,她感到精疲力尽。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筋疲力尽、心力交瘁、力不从心 |
反义词 | 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充满活力 |
五、注意事项
- “精疲力尽”偏书面语,日常口语中也可使用,但不如“累死了”“好累啊”那样直接。
- 使用时要根据语境判断是否恰当,避免过度夸张或误用。
六、总结
“精疲力尽”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准确表达了人在极度劳累后的精神和身体状态。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