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墓畔口占】一、
《萧红墓畔口占》是诗人戴望舒于1943年创作的一首短诗,写于他前往萧红墓前凭吊时。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已故友人萧红的深切怀念与哀思。全诗虽只有四句,却蕴含了浓厚的悲凉与感伤情绪,体现了戴望舒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与时代氛围。
诗中“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描绘了诗人独自前往墓地的漫长旅程,也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沉重;“到你坟前”则直接点明主题;“我静静地,没有言语”表现出一种无言的哀悼;“你永远不能醒来”则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无法挽回的遗憾。
这首诗不仅是对萧红个人的悼念,也反映了那个动荡年代中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和情感寄托。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诗名 | 萧红墓畔口占 |
| 作者 | 戴望舒 |
| 创作时间 | 1943年 |
| 诗歌形式 | 短诗(四行) |
| 写作背景 | 戴望舒前往萧红墓前凭吊,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逝去友人萧红的深切哀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 |
| 情感基调 | 悲凉、沉痛、孤寂 |
| 诗句解析 |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表现旅途的漫长与内心的孤独; “到你坟前”——直指主题; “我静静地,没有言语”——无声的哀悼; “你永远不能醒来”——生命的不可逆转 |
|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 |
| 历史意义 | 反映了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情感世界与精神状态 |
三、结语:
《萧红墓畔口占》虽篇幅短小,却以极简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是戴望舒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记录了一个人对逝去朋友的思念,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情感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