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原文及解释】《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千古绝唱”。文章以滕王阁为背景,描绘了江南的山水风光,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全文文采斐然,结构严谨,是骈文中的经典之作。
一、
《滕王阁序》以登临滕王阁为引,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文中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叹,情感丰富,语言华美。
二、原文及解释对照表
| 原文 | 解释 |
|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 豫章是旧时的郡名,洪都则是新的府治。 |
|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 星宿分野属于翼、轸两星宿,地理上连接着衡山和庐山。 |
|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腰带,控制着南方的蛮荆之地,引导着瓯越地区。 |
|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 物产丰富,天赐珍宝;人才辈出,地势灵秀。 |
|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 雄伟的州郡如雾般密集,杰出的人才如星星般闪耀。 |
|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 滕王阁坐落在中原与南疆的交界处,宾客与主人都是东南地区的俊杰。 |
|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 都督阎公德高望重,带着仪仗远道而来。 |
|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 宇文新州的美德高尚,车马暂时停驻。 |
|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 十日的假期,朋友众多如云。 |
|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 远道而来迎接,高贵的朋友坐满一堂。 |
|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 文采如蛟龙腾空,如凤凰飞起,这是孟学士的文坛地位。 |
| 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 紫色闪电,青色寒霜,象征王将军的武艺高强。 |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残阳与孤雁一同飞翔,秋水与天空融为一体。 |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渔船在傍晚歌唱,声音传到鄱阳湖边;雁群在寒冷中惊飞,叫声消失在衡阳的水边。 |
|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 远远的胸怀刚刚舒展,豪情迅速飞扬。 |
|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 箫声响起,清风随之而来;轻柔的歌声使白云也停止飘动。 |
|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 睢园的绿竹气势压倒陶渊明的酒杯;邺水的红花光辉照耀谢灵运的笔墨。 |
| 四美具,二难并 | 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具备,难得的贤才同时出现。 |
|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 极目远望,尽情游玩于闲暇的日子。 |
|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 天高地远,感到宇宙无限;欢乐过后,悲伤随之而来,明白盛衰是有规律的。 |
|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老年更要坚强,怎能改变白发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定,不放弃高远的志向。 |
|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北海虽然遥远,但乘风仍可到达;东方的太阳已经落下,但夕阳的余晖依然可以利用。 |
|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 孟尝品德高尚,却只能留下报国的遗憾;阮籍放荡不羁,难道要效仿他走投无路的哭泣? |
|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 我,一个微不足道的书生。 |
|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 没有机会献身报国,像终军那样年纪轻轻就请求出征;心中有志,羡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志向。 |
|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 敢于倾诉内心,写下这篇短文;一句诗作,四句押韵完成。 |
|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 请用潘岳的才华,写出如陆机一样的华丽篇章。 |
三、总结
《滕王阁序》不仅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更是一篇表达人生哲理的佳作。王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他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文章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