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全诗的意思】《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组边塞诗,其中“林暗草惊风”出自其第五首《塞下曲》,全诗如下: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军在夜晚射箭的场景,展现了边塞将士的威武与神勇。
一、诗歌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刻画了边塞将军的英姿和高超的射技。诗中“林暗草惊风”描写的是夜晚林间风起,草木摇动,暗示有异动;“将军夜引弓”说明将军在夜晚拉弓准备应战;“平明寻白羽”写天亮后寻找箭矢;“没在石棱中”则表现箭矢射入石头深处,显示将军力大无穷。
二、诗歌意思解析
句子 | 意思 | 表达情感 |
林暗草惊风 | 树林幽暗,草木因风而惊动 | 营造紧张、神秘的氛围 |
将军夜引弓 | 将军在夜晚拉开弓弦 | 展现警惕和备战状态 |
平明寻白羽 | 天亮后寻找箭矢 | 表示战斗后的痕迹 |
没在石棱中 | 箭矢深深嵌入石缝 | 赞美将军的神勇和力量 |
三、诗歌主题与艺术特色
- 主题:本诗以边塞为背景,赞美了戍边将士的英勇无畏和高超技艺。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全诗仅20字,却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 意象鲜明:如“林暗”、“草惊风”、“石棱中”等,营造出边塞特有的苍凉与壮阔。
- 对比手法:夜与昼、静与动、虚与实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四、结语
《塞下曲》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卢纶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凝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形象。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作者对边疆战士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