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时区的经度差】地球自转一周为24小时,因此全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代表一小时的时间差异。为了统一时间标准,国际上规定了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基础,每隔15°经度划分一个时区。这样,每个时区覆盖的经度范围大约为15°,从而形成了全球的时区体系。
下面是对“1个时区的经度差”的总结与表格展示:
一、总结
- 时区定义:全球共24个时区,每个时区代表1小时的时间差。
- 经度划分:每个时区的经度跨度约为15°,这是根据地球每小时自转15°计算得出的。
- 实际应用:时区的划分有助于全球范围内统一时间标准,便于国际交流与协调。
- 特殊情况:部分国家和地区由于政治或地理原因,可能会对标准时区进行调整,导致实际经度范围略有不同。
二、表格:1个时区的经度差
时区名称 | 中央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西) | 经度范围(起始至结束) | 实际经度差 |
中时区(UTC+0) | 0° | 7.5°W 至 7.5°E | 15° |
UTC+1 | 15°E | 7.5°E 至 22.5°E | 15° |
UTC+2 | 30°E | 22.5°E 至 37.5°E | 15° |
UTC+3 | 45°E | 37.5°E 至 52.5°E | 15° |
UTC+4 | 60°E | 52.5°E 至 67.5°E | 15° |
UTC+5 | 75°E | 67.5°E 至 82.5°E | 15° |
UTC+6 | 90°E | 82.5°E 至 97.5°E | 15° |
UTC+7 | 105°E | 97.5°E 至 112.5°E | 15° |
UTC+8 | 120°E | 112.5°E 至 127.5°E | 15° |
UTC+9 | 135°E | 127.5°E 至 142.5°E | 15° |
UTC+10 | 150°E | 142.5°E 至 157.5°E | 15° |
UTC+11 | 165°E | 157.5°E 至 172.5°E | 15° |
UTC+12 | 180°E | 172.5°E 至 180°E | 15° |
UTC-12 | 180°W | 180°W 至 165°W | 15° |
UTC-11 | 165°W | 165°W 至 150°W | 15° |
UTC-10 | 150°W | 150°W 至 135°W | 15° |
UTC-9 | 135°W | 135°W 至 120°W | 15° |
UTC-8 | 120°W | 120°W 至 105°W | 15° |
UTC-7 | 105°W | 105°W 至 90°W | 15° |
UTC-6 | 90°W | 90°W 至 75°W | 15° |
UTC-5 | 75°W | 75°W 至 60°W | 15° |
UTC-4 | 60°W | 60°W 至 45°W | 15° |
UTC-3 | 45°W | 45°W 至 30°W | 15° |
UTC-2 | 30°W | 30°W 至 15°W | 15° |
UTC-1 | 15°W | 15°W 至 0° | 15° |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每个时区的标准经度差为15°,但由于地球是球形,实际覆盖范围通常为中央经线向东西各延伸7.5°,确保全球时区无重叠且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