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唇亡齿寒”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源自《左传》,原意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后来用来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一方受损,另一方也会受到影响。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国家、团体或个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相互依存的关系。
“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原意是指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引申为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示两个事物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一方受损,另一方也会受到牵连。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于形容国家、组织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互利共存的重要性。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唇亡齿寒 |
出处 | 《左传·僖公五年》 |
原意 |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
引申义 | 双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一损俱损 |
使用场景 | 国家关系、组织合作、人际关系等 |
近义词 | 休戚相关、息息相关、唇齿相依 |
反义词 | 袖手旁观、漠不关心、各自为政 |
例句 | 两国关系密切,唇亡齿寒,不可轻视。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
通过了解“唇亡齿寒”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人际交往、国家外交或团队合作中,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任何孤立的行为都可能带来不利后果,而团结与协作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