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铜雀台赋原文及译文】《铜雀台赋》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所作的一篇辞赋,内容描绘了铜雀台的壮丽景色与宴饮游乐的盛况,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感慨。本文将对《铜雀台赋》的原文进行整理,并提供对应的白话译文,同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便于读者理解。
一、原文
《铜雀台赋》(节选)
>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高台以娱心。
> 览太虚之广漠兮,望京师之远岑。
> 草木蒙茏而繁茂兮,鸟兽翔集而鸣吟。
> 水波潋滟而浩荡兮,风声萧瑟而清音。
> 廊宇连绵而宏伟兮,金碧辉煌而耀目。
> 玉阶翠瓦而辉映兮,雕梁画栋而精工。
> 宾客盈堂而欢笑兮,酒酣耳热而忘忧。
> 人生如寄而易逝兮,岁月如流而不留。
> 何不乘时而纵情兮,尽欢而忘愁?
二、译文
> 跟随明君一同游玩啊,登上高台以愉悦心情。
> 观看广阔的天空和无边的原野啊,遥望京城远处的山峦。
> 草木茂密而繁盛啊,鸟兽飞舞鸣叫。
> 水面波光粼粼而广阔啊,风吹过带来清冷的声音。
> 廊檐相连而宏伟啊,金碧辉煌令人目眩。
> 玉石台阶和青瓦交相辉映啊,雕刻精美的房梁和彩绘的栋梁。
> 宾客满堂而欢笑啊,酒喝到酣畅时忘了烦恼。
> 人生如寄,短暂易逝啊,时光如流水般不回头。
> 为何不趁着时机尽情享受呢,尽情欢乐,忘记忧愁?
三、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铜雀台赋》 |
作者 | 曹操(东汉末年) |
创作背景 | 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修建铜雀台后所作,表现其对人生短暂的感悟与及时行乐的思想。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透露出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感慨。 |
文体 | 辞赋 |
写作风格 | 雄浑豪放,辞藻华丽,情感真挚 |
原文节选 | “从明后而嬉游兮……何不乘时而纵情兮,尽欢而忘愁?” |
白话译文 | 描述登台赏景、宴饮欢乐的情景,表达人生短暂、应尽情享乐的思想。 |
历史价值 | 展现了东汉末年的文学风貌,是研究曹操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 |
四、结语
《铜雀台赋》不仅是一篇描写建筑与自然风光的优美辞赋,更反映了曹操在乱世中对生命与享乐的深刻思考。文章语言华美,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原文与译文的结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作品的内涵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