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重阳原文】《采桑子·重阳》是宋代词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词,属于《临川集》中的一篇作品。此词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秋日登高、赏菊、饮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对人生感慨的情感。
一、原文内容
> 采桑子·重阳
> 王安石
> 九日悲秋不解忧,
> 菊花争插满头游。
> 纵酒狂歌还自笑,
> 人间万事皆如梦,
> 一尊还酹江月流。
二、
这首词写于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词人借重阳登高、赏菊、饮酒之景,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虽然表面上看似豪放洒脱,实则暗含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超然。
- 主题思想:借重阳之景,抒发对人生如梦的感悟。
- 情感基调:略带悲凉但不失豁达。
- 艺术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语言风格:简练明快,意境深远。
三、关键词对比表
词语/短语 | 含义解释 | 情感色彩 |
九日 |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 庆祝/怀旧 |
悲秋 | 对秋天景色的哀愁 | 悲凉 |
菊花 | 重阳节象征,寓意高洁、长寿 | 高雅 |
纵酒狂歌 | 表现豪放不羁的情怀 | 豪迈 |
人间万事 | 世间一切事情 | 感叹 |
如梦 | 对人生短暂的比喻 | 悲观 |
一尊还酹江月流 | 借酒祭月,表达思绪 | 深沉 |
四、创作背景简述
王安石在晚年退居金陵(今南京)期间,常常借诗词抒发对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感慨。《采桑子·重阳》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他虽身处逆境,仍能以豁达心态面对人生的复杂情感。
五、结语
《采桑子·重阳》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王安石词作中少见的抒情之作。它不仅展现了重阳节的传统风俗,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