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唐文秀全文】一、
《端午》是唐代诗人唐文秀创作的一首描写端午节风俗和情感的诗歌。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对节日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思考。通过描绘端午节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展现了古代人民在这一节日中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寄托。
唐文秀作为唐代诗人,虽然其作品流传不广,但《端午》一诗却因其真实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写而受到后人关注。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共鸣。
二、《端午》原文及解析
诗句 | 解析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开篇点明端午节的由来,指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表达了对屈原忠君爱国却遭贬谪的惋惜之情,同时讽刺楚江虽宽却无法洗清忠臣的冤屈。 |
五色新丝缠角黍,碧艾青蒲悬门户。 | 描写端午节常见的习俗,如包粽子、挂艾草和菖蒲,展现节日氛围。 |
旧俗方储药,古情偏寄诗。 | 提到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中包含驱邪避疫的药俗,同时也寄托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三、诗歌赏析
《端午》一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描写,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屈原的敬仰,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思考。诗中“堪笑楚江空渺渺”一句,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暗示了朝廷对忠良之士的不公。
此外,诗中提到的“五色新丝缠角黍”、“碧艾青蒲悬门户”等细节,使整首诗更具画面感和生活气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端午节的热闹与庄重。
四、结语
《端午》作为唐代诗人唐文秀的作品,虽然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之作广为人知,但其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不仅记录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篇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