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原文朗诵】《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诗,收录于《白氏长庆集》。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卖炭老翁的艰辛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一、
《卖炭翁》以白描手法刻画了一个年迈的卖炭老人,在寒冷的冬日里辛苦伐木、烧炭、卖炭的情景。他渴望卖出炭来换取生活所需,但最终却被宫中宦官强行夺走,只换得“半匹红纱一丈绫”,令人唏嘘。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二、原文朗诵要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朗诵这首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朗诵要点 | 内容说明 |
语气情感 | 应表现出老翁的艰辛与无奈,语调低沉、缓慢,体现出生活的沉重。 |
节奏控制 | 注意诗句之间的停顿与连贯,尤其是“满面尘灰烟火色”等句应稍作停顿,增强画面感。 |
韵律把握 | 白居易的诗讲究平仄和押韵,朗诵时要注重节奏感,使诗句朗朗上口。 |
情感递进 | 从开始的辛劳到结尾的不公,情感逐渐加深,朗诵时需层层推进。 |
人物刻画 | 通过声音的变化表现老翁与宦官的不同形象,老翁应显得苍老、疲惫,宦官则带有威压感。 |
三、原文节选(朗诵参考)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四、朗诵建议
- 初学者:可先通读全文,熟悉内容后再进行分段朗诵。
- 进阶者:尝试加入情感表达,如在“可怜身上衣正单”一句中加强语气,体现老翁的凄凉。
- 录音练习:可录制自己的朗诵,对比原声,逐步提升语感与节奏感。
通过朗诵《卖炭翁》,不仅能感受到诗歌的语言之美,更能体会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希望每一位朗诵者都能用心去体会,让这首诗在声音中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