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乐峰前沙似雪受将城外月如霜的意思】一、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将城外月如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夜晚的荒凉与冷寂,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戍边将士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回乐峰前沙似雪”中,“回乐峰”是地名,位于今宁夏灵武一带,是唐代边塞的重要地点。“沙似雪”形容沙子洁白如雪,表现出边塞地区广袤无垠、寒冷荒凉的景象。
“受将城外月如霜”中的“受将城”即“受降城”,是唐代为了安抚归附的少数民族而设立的军事要塞。“月如霜”则用月光的清冷来衬托环境的凄凉,进一步渲染出边塞的孤寂氛围。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边塞夜景图,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着深刻的情感。
二、表格展示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释义 | 意象分析 | 情感表达 |
回乐峰前沙似雪 | 《夜上受降城闻笛》 | 李益 | 回乐峰前的沙子像雪一样白 | “沙似雪”描写沙地洁白,突出边塞的荒凉与寒冷 | 表现边塞环境的艰苦和战士的孤独 |
受将城外月如霜 | 《夜上受降城闻笛》 | 李益 | 受降城外的月光像霜一样清冷 | “月如霜”以月光的清冷衬托环境的凄凉 | 渲染边塞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
三、结语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将城外月如霜”不仅是一幅边塞夜景的写实画面,更寄托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注。这种以景抒情、借景言志的手法,使诗句在简洁中见深意,在朴素中显真情,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佳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