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书一生简介】王承书(1912年—1994年),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铀浓缩技术的奠基人”。她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特别是在核物理和同位素分离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承书早年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投身于国家建设。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她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铀-235的气体扩散法,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她的科研精神和爱国情怀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
王承书生平简要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出生年份 | 1912年 |
| 去世年份 | 1994年 |
| 籍贯 | 湖北武昌 |
| 学历 | 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博士 |
| 职业 |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 主要贡献 | 铀-235同位素分离技术研究;中国核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
| 科研成就 | 成功研制出铀-235气体扩散法,为原子弹研发提供关键技术 |
| 爱国精神 | 留学归来,投身国家建设,无私奉献 |
人物评价:
王承书一生低调谦逊,不追求名利,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她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了极强的毅力与智慧。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爱国者。她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后来者投身于国家的科技事业中。
她的名字虽然不像一些科学家那样广为人知,但她在核工业领域的贡献却不可磨灭。她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报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