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26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1条是关于“遗弃罪”的法律规定,旨在保护被遗弃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基本道德秩序。该条文明确规定了遗弃行为的法律后果,并对相关主体的责任进行了界定。
一、法律条文原文
>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
本条法律规定的是“遗弃罪”,其核心在于保护那些因年龄、健康或能力原因无法独立生活的弱势群体。行为人若对其负有法定抚养义务,却故意拒绝履行,且情节严重,将面临刑事处罚。
三、关键要点总结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法律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 条款编号 | 第二百六十一 |
| 犯罪类型 | 遗弃罪 |
| 犯罪主体 | 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者负有扶养义务的人 |
| 行为要件 | 拒绝履行扶养义务,情节恶劣 |
| 法律后果 |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
| 适用对象 | 被遗弃者(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 |
| 立法目的 | 维护家庭伦理与社会道德,保障弱势群体基本权益 |
四、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
在实际案件中,“情节恶劣”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 长期不履行抚养义务;
- 导致被遗弃者身体或精神受到严重损害;
- 因遗弃行为引发重大社会影响;
- 行为人主观恶性明显,如故意逃避责任。
五、结语
刑法第261条通过明确法律责任,强化了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它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约束,更是对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法律体现。随着社会法治意识的提高,这一条款在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