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简介关于红旗渠简介】红旗渠,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原林县),是20世纪60年代由当地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修建的一条人工引水渠。它被誉为“新中国建设奇迹”之一,是中国水利史上的重要篇章。
红旗渠的修建背景源于林县长期干旱少雨、水资源极度匮乏的问题。历史上,这里曾多次发生严重旱灾,百姓生活困苦。为了改变这一状况,1960年,林县县委决定修建一条从山西平顺县引水到林县的大型水利工程,即“红旗渠”。
红旗渠的建设历时近十年,动用了数十万民工,他们依靠简陋的工具和顽强的意志,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间开山凿石,最终于1969年基本建成。工程全长约1500公里,其中干渠总长70.8公里,支渠遍布全县各乡镇,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人民生活。
红旗渠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被后人称为“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简介总结表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红旗渠 |
| 地理位置 |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原林县) |
| 建设时间 | 1960年—1969年 |
| 工程性质 | 人工引水渠 |
| 引水来源 | 山西平顺县浊漳河 |
| 总长度 | 约1500公里(含干渠和支渠) |
| 干渠长度 | 70.8公里 |
| 建设背景 | 林县长期缺水,干旱频繁 |
| 建设方式 | 民工自行施工,使用简易工具 |
| 建设人数 | 数十万名群众参与 |
| 历史意义 | 中国水利建设的典范,体现“红旗渠精神” |
| 当前作用 | 提供农业灌溉、生活用水,促进经济发展 |
红旗渠不仅是一条水渠,更是一座历史丰碑。它承载着一代人的奋斗与梦想,也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如今,红旗渠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参观学习。


